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专题指导 返回


一、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类型与撰写的步骤

1.毕业论文(设计)的类型

毕业论文研究方式可分为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实证型三大类。

理论研究型根据对现有理论的反思、研究,以作者的思想为主导形成创新理论的论证或模型、模式。文科、理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较多使用这种类型。

应用研究型根据现象研究提出解决客观现象中存在问题的操作性对策与方法。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往往结合某个具体的工程、设备、程序等撰写,故多为应用研究型,又称为毕业设计。

实证型通过对某一对象或问题的具体调查及其对调查数据、基本情况的统计学以及相关专业理论分析,或根据某一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的案例,归纳形成新的理论结构或证明某种理论的合理性、证明客观现实中某种模式的存在、或应用推广中的可行性。医学类论文以此类型为较多。

2.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的步骤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经过选题、搜集资料、梳理思路、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撰写(初稿、修改、完稿)、答辩、定稿等过程。

三、选题

1.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能力。

2.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运用大学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条原则。

①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要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国家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管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二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类问题虽不是全局性的,却是人们关注的、或期待解决、或有疑虑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解答的问题。三是虽属具体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问题。一种是意义尚未被认识,作者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到它的生命力。另一种是群众议论纷纷,反映很大的,要作出理论分析,引导正确对待。

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

②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毕业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迪),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价值大,但写作难度也很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

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新的情况变化或新的释义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③知己知彼,难易适中

1)知己知被,量力而行

首先,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

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选题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

第三、是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或资料来源。

2)难易适中,大小适度

首先,题目的难易要适中。选题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如果难度过大,超过了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一旦盲目动笔,很可能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被动境地,到头来迫使自己另起炉灶、更换题目,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失去写作的自信心。

其次,题目的大小要适度。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大题可以小作,小题也可以大作,这要根据作者的实际来加以确定。

第三,选题还应注意千万不能随大流或者赶时髦,写自己并没有弄懂或没有条件研究的问题。

3.选题的具体方法

①浏览捕捉法

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整理,明确选题的目标。

②追溯验证法

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

4.毕业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结构

论文内容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亦即论文所反映的事物和事理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基本上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而两者又总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合式结构三种形式。

①纵式结构

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

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②横式结构

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

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分”,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

③合式结构

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插进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

四、搜集资料

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

以经济学论文为例,首先要掌握经济学原理、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其他学科的论文写作大体也是如此。

积累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边缘学科的材料、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搜集论文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材料。应注意资料的适用性、全面性、真实性、新颖和典型性。

五、梳理思路

1.形成论点和论据

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即使一种新观点出现,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观点的不足之处,所以,可以说,绝大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给后世留下了补充性的研究课题。

补充性论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发展,而匡正性论点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与纠正。这种匡正性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通说(即流行的说法或观点)的纠正,另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

2.拟定结构提纲

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

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六、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格式可从http://www.cnecsu.cn/wljs/web/lw/sucai/lwx.doc下载。填写完毕并请指导教师审定、签名后,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到网络教育学院。

七、撰写论文

1.撰写论文的总体原则

1)理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难以驳倒。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2.各型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

①理论研究型论文

1)复习、归纳在校所学习课程的理论要点及精髓,找到自己最感兴趣、但又可能存在疑问的理论点,作为研究的初步方向。

2)查阅国内外对自己的疑问点是否已经存在研究的成果。

3)归纳、比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要点,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思想是否已经解决自己存在的理论疑问。

4)提出自己的对疑问点解决的主要观点、主要思想与线路。

5)以自己的主要观点为核心,构建新的理论、思想体系或相关理论模型。

6)证明新的理论、思想、模型的合理性、对解决社会经济、及管理实践指导的可行性。

7)新的理论、思想、模型应用证明范例测试结果。

②应用研究型论文

1)在熟悉和掌握所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观察、了解不同条件下的客观现象。

2)找出宏观或微观社会的客观现象、问题与社会、经济、人类发展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

3)分析宏观或微观社会的客观现象、问题与社会、经济、人类发展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4)确立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依据。

5)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路径、或控制方案。

③实证型论文

1)在熟悉、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管理活动的社会热点,选择研究的方向或典型区域、典型组织。

2)科学地设置选择热点需要调查了解的主要问题、指标及调查的方案。

3)实地采样、调查获取尽可能详细的原始资料、或其他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包括数据、文字资料、询问资料、问卷回收资料等)。

4)运用统计、技术、经济的方法对所获取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

5)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

6)提出调查的结论并分析总结出在一定范围(区域、专业、时期、时间)内对组织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与措施建议。

3.论文结构

①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②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③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8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④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⑤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⑥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⑦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⑧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⑨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2.论文各部分要求

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1)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治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2)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②摘要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摘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摘要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摘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摘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摘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③关键词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它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④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在两个方面: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三点: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⑤正文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1.事实根据(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事例或现象)。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真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2.前人的相关论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过程、所得结论等)。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的意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观点明确区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应该注明出处。3.本人的分析、论述和结论等。做到使事实根据、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地结合,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是该论文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结论可采“结论”等字样,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结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3.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⑥谢词

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里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⑦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1.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2.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3.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⑧注释

必须说明、但又不宜穿插在论文正文中的术语解释、数据来源等,可以使用注释。

⑨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问卷调查原件、数据、图表及其说明等。

4.论文格式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对论文的标题、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图表等的编排、字体字号,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请浏览网页http://www.cnecsu.cn/wljs/web/lw/95.htm。

八、答辩

1.目的

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比指导老师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学生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2.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在答辩前需要准备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打印稿和答辩需用的提纲、图表、公式等的挂图或ppt演示稿,以及必要的资料。

3.答辩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向答辩小组陈述自己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果,记录下答辩小组老师提出的问题,适当准备后回答这些问题。

①理论研究型论文答辩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思想及线路。

2)核心论点与已有同类研究成果的区别与比较。

3)理论、模型研究运用的相关基础。

②应用研究型论文答辩主要问题

1)论文问题的提出依据。

2)论据的来源及分析运用的工具。

3)应用理论对于论文问题解决的合理性。

4)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可行性。

③实证型论文答辩主要问题

1)选择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2)调查抽样及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3)分析工具运用的合理性、先进性。

4)提出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前沿性。

4.答辩过程注意问题

①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②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③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

④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⑤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⑥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学生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⑦紧扣主题

在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中,往往答辩学生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有利于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⑧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什么地方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

⑨文明礼貌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除以上几点需要注意外,这一条也需注意,虽然起不上很大的作用,但可以给答辩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